最新ESI排名出炉!广中医进步最明显!东莞一校上榜!
近日,科睿唯安公布了2022年3月的ESI最新数据。本次数据覆盖时间范围为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。
ESI收录了12000多种学术期刊上发表的SCIE和SSCI近10年发表的论文和被引数据,具有广泛的代表性,已经被全球普遍认可。ESI指标用来评价一所高校(或机构)的科研水平。
ESI将全部科学分为22个专业领域,包括计算机科学、工程科学、材料科学等,本期发表378万篇文章,被引5295万次。文章数及文章被引排名均为全球第二;篇均被引14.02次,比上期0.32次,有明显的提升。全球进入前1%的学科增加了575个,而中国大陆高校进入前1%的学科1785个(新增58个),其中千分之一的学科202个(新增3个),表现非常强劲。新晋千分之一的10个学科为东华大学的材料科学、清华大学的生物与生化、南京大学的物理学,千分之一学科均无退出。全国高校共59个学科新晋升全球前1%(退出1个),包括深圳大学的神经科学与行为学(该校1月才刚刚新增2个学科)、南方科技大学的物理学等,共计57所高校。其中大连工业大学、大连理工大学分别新增2个学科。中国科学院大学依旧稳居中国内地高校第一,位居全球第42名;清华大学位居国内高校第二名,国际排名为第58位;北京大学以全球排名69名,位居第三。全国多所高校进步明显,其中,广州中医药大学国际排名上升134位。在全国排名前50的高校中,深圳大学(22)、首都医科大学(16)、郑州大学(16)、暨南大学(15)、武汉大学(12)、电子科技大学(10)进步均超过10名。全国排名51-100名的高校中,南方科技大学(68)、广州医科大学(34)、华南农业大学(29)、西南交通大学(28)、广东工业大学(27)、哈尔滨医科大学(19)、北京交通大学(17)、南方医科大学(16)、青岛大学(16)、南京理工大学(15)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(15)、华南师范大学(15)进步均超15名。另外,湖北理工学院(268)、湖北医药学院(147)、广州中医药大学(134)、佛山科学技术学院(90)、昆山杜克大学(88)、广西医科大学(85)、东莞理工学院(85)、成都大学(85)、大连海事大学(71)、西南财经大学(71)、武汉科技大学(70)、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(70)进步均超过70名,表现强劲。中山大学、华南理工大学、深圳大学、暨南大学、南方医科大学、广州医科大学、南方科技大学、华南师范大学、广东工业大学、汕头大学、广州大学、广州中医药大学、广东医科大学、广东医科大学、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、东莞理工学院、佛山科学技术学院、广东海洋大学、广东石油化工学院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20所高校均成功入选。作为备受关注的最强“双非”之一,深圳大学在本次ESI广东高校排名中居第三,仅次于中大、华工,而新晋“双一流”广州医科大学、南方科技大学均有不俗表现。